【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从911惨剧中所看到的

Alan Guo (09/14/2001)

我从来不想做一个美国文化的标榜者,然而今天我必须要讲,在新近发生的惨剧中,
文明与野蛮,理性与狂热,勇气与懦弱,赫然比对在我的面前。那些奋不顾身的救火
队员,那些排着长队的献血民众,还有那些自发悬挂的美国国旗,让我第一次意识到
这个看似放纵的国家,这个看似散漫的民族没有在任何意义让自由稀释掉它的凝聚
力。更令我欣赏的是这种凝聚力没有沾染任何愚昧的狂热色彩,所以它很动人,也很
美。当然我没有幼稚到把这种美国精神和那些口若悬河的政客或者那些腰缠万贯的富
豪联系起来的地步,我说的是关于那些普普通通的美国人。

其实上面说的并不是今天的主题,因为不管怎样,那都是别人的事情。作为一个中国
人,面对某些国人的幸灾乐祸般的反应,我想讲一讲我的看法。

中国的大众心态素有嫉妒成功者而又同情失败者的一面。在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里造
就这种两面性的心理并不奇怪,一方面,社会缺乏造就强者的土壤,那些唯唯诺诺的
人比较容易生存,任何棱角与个性都会面对巨大的压力,对错远没有得失重要,平等
也只是说说,而活得猥琐大约才能活得安全。“成功者”,作为一种遥不可及或经已
磨灭的理想,在另一方面又自然成为了心安理得接受现实与自我的障碍,所以对生存
状态的不满很容易转化为对强者的嫉妒或怀恨;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讲同情弱者完
全是一种心理满足,那也是绝对不公正的,因为中国文化里面确有善良与美好的种
子。讲这些并没有偏离主题,因为如果你理解了这种心态,你就很容易理解某些国人
对美国的态度,因为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成功者。英国占据了香港
百年,苏俄与中国的领土争执也悬而未决半个世纪,但是比起对美国,中国民众对英
国或苏俄的不满程度显然要低得多。(我甚至怀疑很多人对美国比对日本更加不
满。)美国有其霸道嚣张的一面,也有其自以为是的一面,但是我想上面的比较也许
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某些人的幸灾乐祸中读到的另一个无奈是整体是非的模糊。虽然我们天天讲“对事
不对人”,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对人不对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民族比较情
绪化,或者说,我们不够professional。好像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追求圣人道德,另
一方面却又缺乏道德与是非的底线,但仔细一想,这两件事却正是一个因果。

当然,我意识到中国的改变很快,新生代的成长氛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
多的机会,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可以根除“嫉妒成功”的陋习,而对所谓圣人道德的放
弃也使如何构筑是非底线转化为新的命题(虽然也有新的难度),但我仍然担心社会
文化的惯性。不用我多说,这种惯性之大来源于它根植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
家庭之中。新生代很难彻底斩断它和旧文化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媒体与学校或许
因该仔细审视自己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再说一遍,我不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信仰者与布道者,我也不在任何意义上以诋毁中国
文化为快。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自负到否认任何文化都有其缺点的地步,如果我们
相信中国文化还有可以进步的余地的话,我们大约会坦然面对上面某些善意却可能尖
锐的批评,虽然那些都并算不上什么真正犀利的观点。

版权申明:本文的一切权利属于作者所有。网络媒体
可以自由全文转载,但必须注明作者并保留本申明。
非网络媒体转载必须经过作者的书面同意。为防止对
这些文本任何形式或意义的曲解,任何节选或引用须
经作者书面同意。作者的联系方法guo@gogoweb.net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